•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 密码:

香港街道:看那些被尘封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2-09-05
  很多香港人对殖民地时代的历史知道多少呢?对香港街道命名认识多少呢?对香港百年老字号的兴衰又有几许了解呢?这一切虽然已成为尘封的过去,但历史是给后人作为一面镜子的,鉴古知今,认识过去就是为了未来走更稳固的路,今天开始,香港《成报》刊发“香港掌故系列”报道,带领读者一道走入时光隧道,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更好地认识港人所立足的香港。

  该组报道第一篇向读者介绍了香港街道命名的一些背后故事。

  香港街道的命名,与英国人管治文化很有关连,例如以英皇室贵族、历任港督、英国历史名人,甚至是英国地名命名。

  香港境内总共有4,000多条街道,早年建设及命名的街道很多都有其典故,记录着当时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等等,英军在1841年占领香港,同年6月宣布香港为自由港,朝着成为转口港的目标发展,并划出维多利亚湾地段40幅土地公开投标拍卖,鼓励商人投资兴建楼宇,当时香港岛人口约5,000人。当时的香港街道大都是先拟定英文街名,之后再译成中文。而这些英文名字多为纪念英国皇室贵族、港英重要人物,包括当时在任的总督、辅政司及工务局首长,也有以富商和社会领袖名字来命名的。

  1842年2月,香港政府开始进行基建,首先建筑位于海旁市中心的第一条马路,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皇,叫“Queen'sRoad”,起点在水坑口街,维多利亚女皇是“女皇”,应译为女皇大道,但当时的翻译员把Queen误译为“皇后”,所以得名“皇后大道”,港英政府曾于1890年澄清,但由于已沿用几十年,所以港府亦无意更改“皇后大道”的中文译名。其后皇后大道再向西区伸展,就分称为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西。最后再向东伸展到湾仔之一段,叫皇后大道东。当年建设“皇后大道”中及东西两路时,把开山石块投入附近海边,成为现在的“新填地”。坐落在中环街市旁的域多利皇后街(QueenVictoriaStreet),同样是把“Queen”译为“皇后”,亦沿用不改。

  域多利道(VictoriaRoad)

  域多利道在坚尼地城西面,接连卑路乍街沿海向西伸展至华富道与薄扶林道,该公路是在维多利亚女皇时期约1910年代建筑的郊外道路,初期叫“维多利亚庆典道”(VictoriaJubileeRoad),后来改为VictoriaRoad,但不知何故,中文却不叫“维多利亚道”,而译成了“域多利道”。

  伊利近街(ElginStreet)

  伊利近街在1861年建成,由荷李活道曲折而上坚道,老香港无人不识。是以伊利近伯爵1861年到香港而命名的,当年他指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以全权公使身份签署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把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划入英国统治。

  英皇道(King'sRoad)

  1880年到20世纪初,英商太古洋行开发东区,兴建船坞、糖厂及货仓等,才开山劈石发展沿岸道路网。到1904年香港电车公司成立,行车路线从坚尼地至筲箕湾,但早年的电车路,由铜锣湾沿英皇道往筲箕湾那一段是单轨的,亦只有一架电车来往。所以,当时从筲箕湾要搭电车到中环,如果错过了需苦苦等候电车回头。故此早年有“英雄被困筲箕湾”一句流行语。当时这条由铜锣湾向东走马路并未叫做“英皇道”,正式命名是1935年6月21日,是为纪念英皇佐治五世的。

  香港于二次大战期间,曾沦陷在日军手中。日军将皇后大道中改称“中明治通”,英皇道则改为“丰国通”。

  太子道(PrinceEdwardRoad)

  太子道位于九龙,西起大角咀,直伸至观塘道(彩虹邨),马路是纪念1922年访港的爱德华皇子而命名。初建成时叫宜华径(EdwardAvenue),后改为“英皇子道”,战后再改中文名为“太子道”。这个爱德华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爱德华八世,1936年他把皇位让给其弟。

  公主道(PrincessMsMargaretRoad)

  全名应是“玛嘉烈公主道”。她是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的妹妹,1966年访港主持“英国周”开幕典礼,当时港府把何文田区内的“楠路”改名纪念她。后来公主道扩建成为主要道路,玛嘉烈公主于2002年中风病逝。

  干诺道(ConnaughtRoad)

  是纪念维多利亚女皇的第三个儿子干诺王子于1890年访港而命名,干诺道西在香港西营盘,由摩利臣街口起至西区石塘咀的山道口止,是贯通中西区最直的一条街道。干诺道中在上环,是从美利道街口起到上环摩利臣街口止。

  以港督为名街道随处可见

  香港街道名称多元化,不少还有来历,令游客甚感兴趣,不少新移民,甚至本港出生的青少一代,还不知道街名的出处呢!其中以殖民地时代香港总督命名的街道最多,年代愈久的港督,以其命名的街道愈接近上环、半山及山顶,可见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都集中在这一带,以历任港督名字来命名街道到底有几多呢?有的港督没有街道命名,却有其它建筑物命名,例如柏立基健康院、柏立基师范学院、戴麟趾美沙酮诊所、尤德爵士纪念基金、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等,亦有个别港督是没有留下命名纪念的,例如第21任港督杨慕琦爵士和末代港督彭定康。

  砵甸乍街(PottingerStreet)

  砵甸乍是香港第一任总督(1843年6月-1844年5月)。1842年8月,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时,他是英方的全权代表。1843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签署《香港宪章》,宣布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并委派砵甸乍爵士为香港第一任总督,同时亦兼任香港驻军总司令。砵甸乍正式就任港督后,组织香港政府,重新委任大小官员并组织行政、立法两局和成立高等法院。

  1858年,港府将一条用石皮砌成的街道取名为“砵甸乍街”,是用以纪念砵甸乍的功勋。砵甸乍街建造时,沿着皇后大道中的山坡向上连接荷李活道,用石块铺砌,故此华人将之称为石板街。石板嵌作一块稍高,一块稍低,以免下雨时路面湿滑造成危险。后来中区填海,砵甸乍街延伸到干诺道中,这一段非用石块砌成,但人们仍称为“石板街”。

  爹核士街(DavisStreet)

  爹核士街在坚尼地城区,是该区的主要街道之一。爹核士街以戴维斯爵士名字命名,戴维斯爵士是一位汉学家兼“中国通”,他自己改了个中文“爹核士”,他是香港第二任总督(1844年5月-1848年5月)。早在1833至1835年间,他是驻华商务总监督。

  戴维斯爵士在任期间,香港进行首次人口普查,当时全港人口为23,988人,此后人口普查亦成为香港政府惯例。由于戴维斯的施政得不到当时英商支持,加上与下属不和,故他愤然辞职离港。香港很多法例都是他在任期间订立的。

  般含道(BonhamRoad)

  般含道位于港岛的西区半山,东接坚道,西接薄扶林道。般含爵士是香港第三任总督(1848年-1854年4月),他的译名亦有叫“文咸”,般含道才是真正用他的名字命名来纪念他。由于文咸街命名于前,后来开发半山区用他名字命名时,为避免与文咸街混淆,故将中文译为同音相近的字,名为“般含道”。

  文咸东街位于中区,街口在皇后大道中近威灵顿街口,向西伸展,接回皇后大道中。文咸西街是在文咸东街末段起,向西伸展,接德辅道西,1851年12月28日中区皇后大道中大火,烧毁了470座中国式楼宇,死伤30多人。当时皇后大道中的北面一带是海滩,为方便清理火场的瓦砾,般咸总督下令将瓦砾用作填平海滩,这就是文咸东街近皇后大道中一段向下倾斜的原因,也就是文咸东街英文名不用Street而用Strand一字的原因。

  罗便臣道(RobinsonRoad)

  罗便臣道位于港岛半山区,东面与花园道相接,向西延伸至巴炳顿道止,是纪念第五任港督(1859年9月-1865年3月)夏乔士。罗便臣爵士。

  1861年1月19日,罗便臣爵士到界限街正式接收九龙半岛,当初界限街以南的一条马路曾经命名为罗便臣道,后来港岛半山区又建筑了罗便臣道,在邮递地址上均需注明“九龙罗便臣道”和“香港罗便臣道”。因此,后来为了避免混淆,在1907年便将九龙的罗便臣道改名,用另一位港督弥敦(Nathan)之名来命名,以免混淆。

  麦当奴道(MacDonnellRoad)

  麦当奴道位于中环半山,西起花园道,东接坚尼地道。以第六任港督(1866年3月-1872年4月)麦当奴爵士的名命名。他在任职期间一个最大的成绩是应华人的要求成立“东华医院”,改善华人的医疗服务。

  坚尼地道(KennedyRoad)

  坚尼地道、坚尼地街、坚尼地台以及坚尼地城都因他而得名,坚尼地道的街名来自第七任港督(1872年4月-1877年3月)坚尼地爵士。这条街位于中环半山至湾仔。由于当时只有一条皇后大道,不能应付交通的需要,故此在半山开辟了这一条弯曲绕山脚走的坚尼地道。

  坚尼地爵士上任时,因面对走私活动而实施封锁海港,他动工兴建大潭水塘和建设鹤咀、青洲和歌连臣角三座灯塔。他任内积极开辟土地,填筑了西区岸边土地。这片沿海的新填地称为坚尼地城。早期港岛北面海边的街道英文名多为“Praya”,中文称“海旁”,因此坚尼地城沿海的一路叫做为坚尼地城海旁。“praya”一字不是英语,而是葡萄牙语。

  轩尼诗道(HennessyRoad)

  轩尼诗道是以第八任总督(1877年4月-1882年3月)轩尼诗爵士命名的。轩尼诗道位于铜锣湾与湾仔,东面接连怡和街,西面连接庄士敦道,是在轩尼诗总督离任20年后(约1920年)才正式命名的。

  宝云道(BowenRoad)

  宝云道是纪念第九任港督(1883年3月-1885年12月)宝云爵士。他在任内铺设了一条输水管从大潭水塘经湾仔峡到半山滤水池,为了使工程顺利完成,需开辟一条小路从黄泥涌峡到中区半山,后来这小路扩展为一条马路,并以宝云来命名。

  杨慕琦彭定康没留名纪念

  德辅道中(DesVoeuxRoadCentral)及德辅道西(DesVoeuxRoadWest)

  德辅道街道名是与第十任港督(1887年10月-1891年5月)德辅爵士有关。德辅道西以前原名叫“宝宁海旁西”,在1854至1859年间填海而成,是以第四任港督宝宁爵士命名的,因为是宝宁任内开始发展的填海计划,有宝灵海旁中西两部分。德辅上任时,他支援发展填海。当时大规模的填海计划是在中区,即干诺道中和干诺道西一带。当1904年工程完工时,为了纪念德辅的贡献,便将“宝灵海旁中”改名为“德辅道中”,而“宝灵海旁西”就改名为“德辅道西”。

  弥敦道(NathanRoad)

  弥敦爵士是香港第13任总督(1904年7月-1907年4月)。弥敦爵士是一位军人出身的内政官员,他十分重视香港的城市发展,在他主持下,港府制定了一个较完善的中区重建规划,同时亦开辟了九龙区的主要干道。1907年他任满离任,弥敦道(原名罗便臣道)因而得名。

  卢吉道(LugardRoad)

  “卢吉道”是以香港第14任总督(1907年7月-1912年3月)卢吉爵士命名。这条道路位于太平山顶,由缆车总站起,绕了一个半圈之后接上夏力道。卢吉道设计是只供行人使用,因路面颇为狭窄,中间有数段是悬空的栈道。沿途可以观赏维多利亚港风景,故以往香港八景中之“仙桥雾锁”和“飞桥夜瞰”,就是指这里所看的景致。

  卢吉在任期间,曾向英国政府建议将山东的租借地威海卫交还与中国,以作为中国将新界永久割让予英国的交换条件,但最后却不了了之。卢吉爵士亦提出香港需要有一所大学的构想,终在1912年3月香港大学举行开幕礼,他以港督身份兼任香港大学校长。香港大学之“卢嘉楼”、“卢嘉舍”宿舍及山顶的卢吉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湾仔有条街道叫卢押道(LuardRoad)是以军队指挥官卢押(Luard)命名,与卢吉(Lugard)爵士无关,两条街名很容易混淆。

  梅道(MayRoad)

  其街名道名与第15任港督(1912年7月-1918年)梅含理爵士有关。梅道位于近山顶位置,并设有山顶缆车的分站,接旧山顶道和马己仙峡道。

  卑利道(PeelStreet)

  此街道名与第18任港督(1930年5月-1935年5月)贝璐爵士有关。这条马路位于半山区,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由摩罗庙交加街(MosqueJunction)起,经一段楼梯而与皇后大道中相接。太平山顶还有一条贝璐道(PeelRise)。

  麦理浩径(MacLehoseTrail)

  以香港第25任港督(1971年11月-1982年5月)命名的。麦理浩径位于新界大帽山,全长100公里,以西贡北潭涌为起点,绕过万宜水库,由东向西横贯新界,以屯门为终点,共分为十段,需要数日才可全部走完。



鑫泉出国全国品牌留学机构,提供最新留学资讯,为您成功留学不遗余力!如有疑问欢迎拨打以下咨询热线:

大连咨询电话:0411-82551880
沈 阳咨询电话:024-23286508
太原咨询电话:0351-5228980
石家庄咨询电话:0311-89697888
鞍 山咨询电话:0412-5557323

资讯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