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 密码:

英国签证经验:留学生揭秘签证种种骗局

发布时间:2013-11-27

  日前,英国内政部提醒英国留学签证申请人,打着英国内政部幌子的诈骗活动最近越来越猖獗了,同学们要小心啊!
 
  在英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都说在英国呆久了,人变得一根筋不说,大脑思维也迟钝起来,大家往往认为在社会环境较为单纯、以诚信为本的社会中,招摇撞骗难寻适合存活的土壤。
 
  但事实却令人失望,英国内政部日前就公开提醒签证申请人,打着内政部幌子的诈骗活动最近越来越猖獗,大家需要多加留意了!
 
  英国内政部强调说,如果你意外收到了自称内政部的电话、邮件又或者是信件。
 
  那么,请小心了,这可能就是骗局的开始,因为内政部从来不会使用以上方式联系签证申请人,索要个人资料或任何费用
 
  这些诈骗方式的特点通常表现为:
 
  打电话的人在英国或者英国外的其他国家;利用网站为你提供服务,或者使用一个看起来与内政部邮件地址极为相似的邮箱地址。
 
  常用骗术
 
  被骗次数多了,再笨也要总结出几条惯用犯罪手法来了。
 
  犯罪分子通常试图使你相信,他们可以很轻易的为你提供某些便利服务,例如获得一个英国签证,又或者是告诉你,你的签证申请出现了某些严重问题。
 
  他们会努力把自己装扮的非常真实,使用的语言听起来很官方,甚或是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你的基本信息,比如你的住址、姓名或者你正在申请的签证类别等等。
 
  在取得你的信任之后,便会要求你付款或者提供更多的个人信息给他。
 
  揭穿骗局
 
  面对种种花样不同的骗术,内政部也在常年的“对敌”斗争中总结出不少门道。打击骗子,还是有章可循的。
 
  骗术一,在英国,并不存在直接发放工作机会和工作签证的网站。
 
  如果某人自称内政部工作人员,要求你登陆其指定的某内政部网站,以直接获得工作机会,并且可以在网上直接付费办理工作签证,那这显然是个骗局。
 
  因为这并不符合内政部工作签证系统的申请流程,所提供的网站也很可能是犯罪分子伪造的。
 
  真正的雇主的做法是,引导受雇人登陆内政部的官方网站,以便获取更多真实的官方信息。
 
  如果一个工作机会听起来太完美、又太容易获得,那它十有八九是假的,内政部从不保证在英国的工作机会。
 
  骗术二,针对工作签证的申请人,犯罪嫌疑人扮作内政部工作人员,要求签证申请人支付一笔押金,以确保在收到第一个月工资之前有足够的资金在英国生活。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骗局,因为作为工作签证申请的一部分,申请人必须提供证据证明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养活自己,但绝不是直接支付任何形式的现金作为担保。
  
  骗术三,犯罪分子伪装成内政部工作人员,直接前往受害人居住地,要求支付其合伙人或者朋友的签证费用
 
  此时请注意,内政部的工作人员,是从不入户收取任何费用的,所以显然是骗局。
 
  骗术四,骗子打电话给英国境内或境外的签证申请人,通知其签证申请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诈骗目标通常是学生。
 
  他们的腔调听起来非常专业并具有说服力,通常会提供一个假名字和电话号码给受害人,并且催促受害人尽快付钱以防止某些十分不利的行动发生,例如被遣返或者是被取消签证申请。
 
  此时被骗人先是慌了手脚、继而上当受骗。
 
  还有一些非法中介,告诉你可以通过使用虚假材料获得英国签证,又或者假扮成移民官员,约你在办公室以外的某个地点会面。
 
  这时需要千万小心,因为内政部的签证官员绝不会在办公地点以外的任何地方约谈签证申请人,更不会和签证申请人有直接的金钱交易。

  骗局相似点
 
  在不断被骗中,内政部和签证申请人都在不断成长,骗局特点也在持续更新中:
 
  1、一个听上去完美到不真实而又非常容易得到的工作机会,又或者是一个快速而容易获得英国签证的机会。
 
  点评:世上哪有这么多天上掉馅饼儿的好事,要谨记,便宜就是上当!
 
  2、骗子通常要求被骗人支付现金、现金转账,或者是通过一些不可靠的支付方式付款给他们。
 
  点评:现金支付和转账对骗子来说最方便最安全,这样骗子不会留下任何个人信息记录,之后也就无从查起。
 
  3、要求被骗人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或者其他个人信息。
 
  点评:这下你危险了,从钱包到人身,被犯罪分子全面惦记上了。
 
  这些骗子大多经过一定的训练,语气听起来非常官方,同时,又会以各种理由使你担心自己的签证申请存在重大问题,而自觉自愿的立即采取付款行动。
 
  自我保护
 
  虽然骗术日新月异,但提前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必不可少。
 
  不要轻易把个人信息透露给任何人,对于那些号称官方人士而掌握你个人信息的说法,应该对其提供的信息进行认真查对,确定是否属实。
 
  不支付现金给任何人,一旦发现某些身份可疑的人或网站,最好尽快报警或通知给内政部。
 
  现在网络发达,骗子通常以邮件方式和你联系,需要注意的是英国政府机构的官方网站和邮箱,从不使用例如hotmail、yahoo mail或者gmail后缀的免费邮箱。

  有时,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来邮地址,其实是假冒网站或者假电子邮件地址格式,但当你点击它时,它会创建一个新的发送到另外邮箱地址的邮件。
 
  所以,回覆邮件之前,一定要检查清楚,你的电子邮件发送的实际地址。
 



鑫泉出国全国品牌留学机构,提供最新留学资讯,为您成功留学不遗余力!如有疑问欢迎拨打以下咨询热线:

大连咨询电话:0411-82551880
沈 阳咨询电话:024-23286508
太原咨询电话:0351-5228980
石家庄咨询电话:0311-89697888
鞍 山咨询电话:0412-5557323

资讯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