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 密码:

海外华人子女教育的10大困惑(上)

发布时间:2012-02-07

  当前中国教育问题千头万绪、层出不穷,只能是饱受诟病,却无任何妙方良药,所以现在出国留学浪潮似乎一浪高过一浪,仿佛移民了、留学了,孩子教育问题就迎刃而解、一了百了了。其实不然,无论是全家移民还是孩子独自留学,都依然存在很多教育上的新旧问题,令家长和孩子苦恼。依我这两年在温哥华的观察,我感觉海外华人子女教育主要面临着这几大难解之惑:

  一、关于报考美国名校。国内家长追逐名校成风,在国外华人家长依然如此,也都把孩子送进美国名校(首选是“常春藤”)作为最高的培养目标。因此,凡在国外华人集聚的城市(如温哥华、多伦多、悉尼等),包括SAT培训、美国名校升学规划等等都与国内一样的热火朝天,家长和学生不得不疲于周旋其中。如果说国内家长有此意愿尚可理解的话,那么现在移居海外(比如加拿大、澳洲等)的家庭还如此比拼的话就匪夷所思了,这涉及到很多层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孩子未来事业选择以及移民后的筑基生根(没有根基的生命一如没有的支点的杠杆或断线的风筝)。对此,我个人观点是:孩子如果个人很愿意去美国读书,家长自然乐观其成,但是家长千万别过于强求孩子去美国读名校;另外,本科阶段加拿大或澳洲的不少学校也都非常不错,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如果需要读研究生倒可以去美国再历练一番。

  二、关于中学选校问题。现在海外一些热点城市的核心地段房价不断推高都与中国人有关,或者说与中国人“选校”有关,这不能说有什么不对,但却慢慢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排名靠前的公校里中国孩子越来越多,比如温哥华排名前5的公立中学都有超过40%的华裔学生,因此家长又平添苦恼:该想办法去华人很少的学校还是让孩子努力考进私校?这主要是担心外语的学习以及是否被中国孩子“带坏”了,这多少会有一点影响,但绝不是孩子英语学习好坏或其它方面成长如何的主要因素。对此,我个人认为:如果有条件并且孩子具备这样的潜质,当然是能进私校最好;另外不必刻意在乎学校里中国学生的多或少,因为这里的学校教育都是以西式文化为绝对主导的,再说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还是主要生活在华人圈里,没有必要远离中国孩子和中国文化。

  三、关于学习英语问题。凡是在国内读完小学后再出国读书的孩子几乎都面临着如何提高语言能力的问题,这也往往是家长和孩子最头痛的地方,所以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英文补习班,可问题是即使参加了补习班,有不少孩子的英文学习也长进得很慢,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课程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还无法按期高中毕业。在国外华人圈里,关于英文学习常常听到这几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一者说孩子12岁之前就出国,长大了英语就不会有什么“口音”;二者说孩子学英语不用担心,在这个环境里自然而然就会了,反倒是来得早的孩子要担心今后中文的问题,对这些说法我很怀疑,我切切实实感到,对于大部分的非本地出生的孩子,要想英文完全过关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而高中以后出来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可能英语达到母语的水准。打个比方,新浪博客里随便哪个博主都能写上一两首不论好坏的“中文诗”,但是学了一辈子英语的中国人要想写两句“英文诗”却几无可能。对此,我认为,家长和孩子一定要绝对地重视英文学习,这是在国外立住脚、融入主流社会的首要条件;学习英文除了有必要参加一些英文补习班之外,还要多参与一些本地人的活动,养成多看书的习惯,而不是沿袭国内那种学习英语的方式,另外刚移民的家长最好能和孩子一起学英语,而不是只做孩子学习的旁观者、监督者。

  四、关于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出国晚的孩子担心英文学不好,而出国早的家长又担心孩子中文废了,对于华人家长来说,这可能是永远都无法两全其美的事情。这些年,常听到国外“中文热”,其实这种热很表面化,或者也主要是因为国外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和上面的心理所造成的,而真正能办出点规模和成效的中文学校非常少,包括中国有关部门在国外所开设的“孔子学院”也大都是形式大于内容、一时热闹而已。也有甚者,有个别海外华人为了使孩子学好中文和熟谙中国文化,竟然把孩子带回中国读幼儿园或小学(可能误以为中国的小学教育比西方教育来得好),以便有了中文基础后再返回去上学,这种做法显然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的。说起中国文化,这更是一个沉重而复杂的话题,如果说以前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真不知现在中国文化是什么?我们要学什么?或许有机会多带孩子回来走走逛逛也就足以弥补这个缺憾了。总之,对此,我个人觉得,对于在国外有兴趣学中文的孩子可以鼓励学习,否则不必勉为其难,只要家长在家里多使用中文交流沟通就足以培养孩子基本的中文能力了,而他们首先必须真正融入西方主流文化中,只要孩子将来变得优秀,文化不会有什么隔阂的。

  五、关于各种特长学习班问题。现在国内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风起云涌,想想孩子哪来那么多的兴趣、爱好和潜能,说白了就是为了高考多一个“砝码”而已。而国外华人家长,也似乎有这种攀比的趋势,每每孩子放学之后或节假日也总是把孩子送到各种兴趣班,家长车接车送,乐此不疲。老外的孩子也有参加特长班的,但一方面主要在学校里参加相关的“俱乐部”,另外也是确有兴趣和潜质者才会自己找机会参加业余的特长学习,绝不会出现华人家长逼着孩子参加这些孩子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的特长班的现象。对此,我觉得,很多孩子只是有一些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而已,根本构不成什么特长和潜能,只要鼓励学生在学校多参与相关的活动即可,没有必要枉费心机,折腾自己和孩子,甚至搞不好还影响孩子的主要课程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鑫泉出国全国品牌留学机构,提供最新留学资讯,为您成功留学不遗余力!如有疑问欢迎拨打以下咨询热线:

大连咨询电话:0411-82551880
沈 阳咨询电话:024-23286508
太原咨询电话:0351-5228980
石家庄咨询电话:0311-89697888
鞍 山咨询电话:0412-5557323

资讯来源:鑫泉留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