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移民美国时代的到来,为硬性条件而做好万无一失准备过后,你的心里是否会偶尔生出些许顾虑,我和家人的移民身份能否得到美国人的认同?在文化和心理上是否会遇到移民带来的后遗症?对此,中国教育中心全国顶级移民咨询专家樊琴为你排忧解难,解析后移民的思考:美国移民与文化认同。
“走出去”不是为生存而是为发展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在1840年和1949年前后,以及改革开放前几年,出现过几次海外移民潮,有个共同特点是移民为了谋生。而本次移民热的新特点则是移民者多数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到国外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以前都是越穷的地方移民越多,而现在随着生活的改善,移民的重点地区、人群、目的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广州为例,现在的移民都集中在珠三角城市,受过高等教育。老移民离开中国时间很长,三五年都回不来一次,因为机票钱很难赚,现在新移民回来越来越频繁,有的一周就回来一趟,因为两边都有生意和牵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产生了40万新华侨,分布在欧美各国及澳洲,主要从事餐饮和商贸。他们选择获得国外永久居留权,一方面是为做生意方便,另一方面是为了子女教育。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私营公司负责人80%都有第三国的永久居留权,事实证明以这种身份为企业上市和“走出去”会带来更多便利。但是有一些隐性的担忧却在默默地滋长,对当地生活、教育、工作带来的担忧,文化身份能够得到认同吗?
美国移民,双文化认同与寻根
人是群居的动物,需要有认同感才能有归属感有安全感,是安身立命的后盾,孔老夫子也说:“吾从众”,而文化认同始终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黏合剂,黏合起相同的价值观念,相似的理想,过的才是有梦想的未来,美国移民和华裔美国人对此不禁有了文化认同上的担忧。
其实中西两种文化完全可以共存,对中国是感性的,对美国是理智的。中国父母养孩子最肯牺牲自己,但最大的梦魇是怕养出“数典忘祖”的下一代,因为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旦身为中国人,永远就是中国人,即使本身离开了中国,中国还是不离开你。美国移民越来越有双文化寻根的思考,转而以自己为荣,除了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也要积极参与主流活动,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如今全美国有三百万的华裔移民,要找到和自己相同背景的不难,有彼此分享相同经验的一群了。
“所谓美国人,就是做你想做的人”。
美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认同的流变。事实上,美国的由来就是有一群英国人决定不再做英国人,身份的变化一开始就是美国文化的特点。移民国家的美国基本上对于各族裔文化都相当尊重,以前说是民族的大熔炉,现在大部分人宁愿说成Salad Bowl,虽然混在一起却保持自己的原味,中国人更愿说成是“火锅”的多元文化论现在有些人认为,如果你是华裔,那就是你最重要的身份,生来就有,永不改变。如果你想把自己造就成别的什么人,那就是背叛了你的真实自我。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我看来,在美国,各个种族之间互相融合,没有哪个种族的文化是纯粹的,也没有谁在文化身份上纯粹是华裔。认为一个人只可能有一种文化身份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
文化认同是一个永恒动态的范畴,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认同的相对稳定性,但作为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它的意义远远大于一个静止的“存在”。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讨论“我们是什么”远远没有讨论“我们成为了什么”更有意义。这种文化身份与认同的看法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几乎一致。后现代主义认为文化身份是人为的建构,是认同的过程,因此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环境、地域的不同而改变。而后现代的族裔身份也不仅仅基于传统与血缘,而是不断形成的暂时的认同。
悠游东西方的世界人,背依两种文化活出更宽广的空间
一种有生命力、有力量的文化,总有两个方面:一、它不是四分五裂的,而是能够向社会提供某种社会认同的对象的;二、它又是丰富的,内部有张力,包含着不同的、相互质疑的部分,因此也就能吸收来自外部的其他文化的好东西,不断发展自己。美国文化正是靠移民这种张力来刺激和发展自身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不断产生新东西的能力,以此保持长久的新鲜生命力。
美国原本就是一个移民国家,让少数族裔有自己的园地和认同,文化之间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而多样缤纷。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华裔带着与生俱来的血统,与美国人一起追寻规范化的生活、完善的法律、孩子的高质量教育、高福利、健康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免签多国护照的便利、自由的环境、顶尖的教育、开放的市场还有身份量级的标识并将之称为“抄捷径”。他们一个个都保持和传递着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不屈不饶的精神气度,悠游东西方的世界人,背依两种文化活出更宽广的空间,为加入美国这多元文化而发光夺目。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请
点击这里获取在线帮助,手机用户
点击此处访问。免费咨询电话4000-151-808。
(鑫泉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