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 密码:
无专业背景、TG平平如何叩响美国传媒硕士大门
发布时间:2013-07-19
  
题记:在美国传媒专业的申请中有个不成文的“标准”,那就是对学生的TOEFLGPA的要求向来比别的专业要高很多,通过往年申请的案例对比分析,iBT100以上,GPA3.5以上申请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些。在2013年的申请中,我遇到了陈同学,非国内名校,转专业申请新闻学,iBT不到100,GPA不到3.5,我们是如何努力化腐朽为传奇,最终协助陈同学成功叩响霍夫斯特拉和罗格斯的新闻学硕士的大门呢?
 
  一.学生情况
 
  学生姓名:陈同学
  本科院校:大连外国语大学
  本科专业:英语-国际关系方向
  GPA:3.1
  TOEFL:97

  二、申请院校

  美国大学:新闻学专业;德雷塞尔大学:传媒学专业;霍夫斯特拉大学:新闻学专业;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罗格斯大学:新闻学专业;佛罗里达大学:新闻学专业。
 
  三.录取学校
 
  1)霍夫斯特拉大学:新闻学专业;
 
  2)罗格斯大学:新闻学专业;
 
  四.学生背景分析
 
  申请劣势
 
  1、GPA不给力
 
  关注美国留学的同学会发现,美国大学对国内大学是否是211/985知名院校的重视程度远不比澳洲、加拿大等国家,但却对GPA十分重视。其原因是美国大学更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而GPA是正是体现学生学术水平的一种直接方式。陈同学3.1的GPA与要求3.5的GPA是有显著差距的,在申请的硬性指标上存在明显劣势。
 
  2、TOEFL不给力
 
  传媒专业与语言密不可分,因此该专业对TOEFL要求向来比较高。对于学习英语专业的陈同学来说,97的语言成绩可谓一般。加之,在申请过程中要与很多语言成绩超过100的同学去竞争,整体分析,陈同学在语言上毫无优势可言。
 
  3、无专业背景
 
  英语-国际关系方向专业的陈同学在本科期间没有修过任何新闻相关的课程,也就是说陈同学缺乏新闻学专业的学术背景。同时,本科期间,陈同学也没有任何直接与新闻相关的实习或者工作经验(比如记者、编辑等职位),也就是说陈同学缺乏新闻学专业的实践背景。没有相关背景,何来求学动机?没有相关背景,有何优势可言?陈同学申请新闻学,可谓困难重重。
 
  五.申请亮点
 
  在美短期实习,参与罢工游行
 
  陈同学在大学期间参加本校与美国好时巧克力公司的合作项目,以学生身份赴美进行为期近四个月的实习。在此期间,工场待遇和工作环境等诸多问题引起参加该项目的很多国际生的不满。陈同学随其他国际生在美国外籍劳工联盟NGO的帮助下进行了罢工游行活动。陈同学作为中国学生代表去工场所在地进行人权组织游说以争取支持。期间,美国的报纸纷纷报道此事件,对陈同学也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其后,千里之外的纽约群众积极响应,自发举行了千人抗议游行来支持公平待遇。最后,美国国务院针对此次事件出台了新规定,重新维护了国际学生的自身利益,同时也保证了“国际学生暑期实习项目”的初衷,那就是文化交流。
 
  六.应对方案
 
  1、不直击弱项,曲线救国
 
  既然GPATOEFL和专业背景均不理想已成不可更改的事实,与其费尽心思、巧舌如簧地去解释,寄希望于评审官的依稀谅解,不如巧妙设计、精心编排一下陈同学在新闻学上到底有怎样的能力和潜力。
 
  2、学会讲故事,水到渠成
 
  PS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一名真正的新闻媒体人。接下来陈同学用三个故事去解释,顺序定为:家庭影响—生活经历—事业追求。
 
  第一个故事简单讲述的是陈同学兴趣的由来以及对媒体的初步认识。陈同学的父亲经营一家广告公司,从小在这种氛围下成长,陈同学慢慢发觉一些广告的特性:针对特定产品的重复宣传和促销会导致公众心理上潜移默化的转变。公众会由开始注意,慢慢被吸引,对广告内容产生联想,不自觉开始相信,到最后的认可。对此,陈同学总结出,媒体对公众有很强的说服力,并且被宣传的内容的方向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立场和行为。话锋一转,广告转向媒体,为下文要论述新闻做了铺垫。
 
  第二个故事,详细阐述了陈同学的唯一亮点,即赴美实习经历,其用意在于突出新闻媒体的报道对陈同学所参加的游行示威活动产生的推波助澜的积极影响,期间暗含对陈同学有做新闻媒体人的能力和潜力的论证。面对工场不平等待遇,同学们的抱怨,对美国美好向往的质疑,陈同学号召其他几位国际生共同探讨对策。在NGO的支持和鼓励下,陈同学带领其他几位国际生向当地相关组织进行游说演说来寻求支持,但反响不大。随后,当地媒体对陈同学她们的游说进行报道,此报道激发了所有在工场实习的国际生的反抗情绪,也赢得了大部分当地居民的支持,游行示威规模第一次扩大。借着媒体的宣传力度,陈同学得到华盛顿特区Job & Justice年会的邀请,陈同学又做了慷慨激昂的游说演说,支持国际学生争取平等待遇的群众也越来越多,游行示威的规模再次扩大。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陈同学他们的不平等遭遇得到了跨越州界、跨越种族的支持。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纽约群众自发举行千人游行示威活动来支持国际生实习的平等待遇。更令人没想到的是,美国国务院针对此事也修改了国际生在美实习的相关政策以维护国际学生的权益,保证文化交流这一初衷。分析整个事件,陈同学总结出,正是借助媒体的力量,美国群众才得以了解她们在美的不平等待遇;正是借助媒体的宣传,陈同学她们才有机会了解一个充满正义和善良的美国民族。至此,陈同学感慨新闻在传播信息和引导群众行为上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感慨,正因为媒体的这种积极的、带有正能量的报道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自此,新闻在陈同学心目中已从小时候的兴趣爱好成长为内心的值得认可和敬佩的目标。
 
  第三个故事,简单阐述了陈同学看到一则被中外媒体同时报道的消息后所产生的感悟和决定。事件是两名中国留学生在南加大被枪击引起当地学生的恐慌。美国媒体针对此事件表达了歉意和对校园安全的呼吁;而国内某家媒体却将两名死者的二手宝马车刊登在报纸的头条,题目直指国内富二代在美的骄奢生活,扰乱公众视角。针对此事件,陈同学批判了国内某些只顾得眼前利益、为了博得公众眼球不顾职业操守的少数媒体人的行为,阐述了真正媒体人应该有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至此,陈同学已经顺理成章地将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媒体人作为她坚定的职业目标,首尾呼应。
 
  3、换角度阐述,劣势逆袭
 
  学术和职业目标确定后,用一小段文字去阐述陈同学在此专业上的优势。虽然没有新闻相关的经历,但陈同学积极参与学校各种课外活动,极大地锻炼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多年的英语学习,使得陈同学对美国的文化、政治、经济都有很好的了解,同时,在专业课学习上也不会存在语言障碍。总之,之前提到的劣势,此处都成了可以帮助陈同学更好的学习新闻学的优势。
 
  五.案例点评
 
  1、巧妙转换角度,学会扬长辟短
 
  无论是PS\Essay\RL,与其解释自己为何在某某方面获得的成绩不理想,不如利用同样的空间去阐述自己在所申请的专业上的能力和潜力。在这里,如果陈同学用同样的篇幅去解释为何自己的GPATOEFL成绩低,该PS就很难引起评审官的兴趣,同时还会引起对陈同学的学习能力的质疑。相反地,此篇文章着重写陈同学对新闻专业的兴趣和感悟,让人不由得不认可陈同学在新闻学上的潜质,同时也忽略了她GPA\TOEFL略低的事实。
 
  2、摆脱思维框架,塑造个性文书
 
  当没有相关学术或实践经历时,同学们就会变得灰心丧气,毫无信心,认为自己在与其他有相关背景的人竞争时,肯定毫无优势可言。其实,通过查校,我们发现,有些专业在申请时是接受跨专业申请的,也就是说,学校有考虑到会有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的,或者说,学校会认可学生在其他学术或者实践中所体现的能力和潜力的。因此,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端正态度,尽的去从已有的经历中提取有效信息,去佐证我们在所申请专业上是有能力和潜力的,针对自己的经历,制定出能体现自己独到精彩的文书。
 

陈同学获罗格斯大学下发的I-20表格展示

供稿人:鑫泉留学总部美国翻译  闫乔
特别声明:此文章为鑫泉公司原创文章 如有转载请注明鑫泉留学及作者姓名
推荐案例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请点击这里获取在线帮助,手机用户点击此处访问。免费咨询电话4000-151-808。(鑫泉留学网)

资讯来源:鑫泉留学

责任编辑:孙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