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 密码:
香港社会福利制度评价
发布时间:2012-11-27
  

  第一,经过多年的发展,香港已建立了完善的福利服务制度和架构,可与亚洲任何地区媲美。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对香港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得香港这一空间有限,资源匮乏的大都市呈现繁荣稳定的局面。

  应当说,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首先得益于香港政府对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港府把社会福利视为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较早建立起了统一管理社会福利工作的政府职能机构,制订了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对社会福利机构实现了统一管理,对福利费用实现了统筹使用;另一方面,重视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港府社会福利服务经常开支逐年增加,从1980年不足10亿港元,已增至2003年的324亿港元。

  其次,非政府民间机构担当重要角色。香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官助民办,民间机构作用巨大。香港政府非常注意发挥民间机构在开展社会福利工作方面的特殊作用。它们认为,民间社会福利机构,灵活自如,专业程度高,应变能力强。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福利机构的作用,可为社会和需要者提供较完善、较丰富和质量较高的社会福利服务。为此,香港政府通过宏观规范管理、咨询培训、政策引导、经费资助等方式,大力扶持和发展民间社会福利机构。在1973年的社会福利白皮书中还明确提出,政府与民间社会福利机构是“合作伙伴”关系,并正式表示将与民间志愿社会福利机构携手,共同为市民提供福利服务。目前,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已成为香港社会福利工作的重要角色。如不将社会保障服务计算在内,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通过政府拨款获得用于社会福利的开支,已占社会福利总开支的三分之二左右,其雇佣的专业社会福利人员已占全部社会福利人员的80%。在香港所有福利服务中,大约五分之四是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提供的。

  第二,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化程度高。适应城市现代化的需要,香港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化。一方面在大学里开设社会服务专科,开展社会福利服务研究,进行社会福利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在社会上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人土。此外,他们运用资格审查、组织培训等方法,不断提高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目前,香港已形成了包括专业教育、专业人土、专业机构、专门政策等在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第三,福利经费来源广泛。香港福利经费的来源,主要有6种:(1)政府拨款。政府的拨款占社会福利经费的主要比重,这部分经费主要用于对认可的服务按照不同性质而给予不同程度的资助。(2)公益金。香港于1968年成立了公益金,用集体方式来为社团筹集捐款,然后分配给有关机构。(3)政府奖券基金。70年代,香港通过立法成立了政府奖券基金,主要用于资助福利机构非经常性的开支。(4)皇家香港赛马会捐款。皇家香港赛马会每年都将一部分收入拨作慈善用途,其中有一部分是用于资助社会福利服务事业发展的。(5)捐款。香港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各样的募捐活动,筹集款项,筹款形式主要有义演、义卖、个人捐款、机构捐款,电话热线捐款,上街募捐等,受到慈善机构、演艺界、新闻媒介、热心的知名人士和大公司、以及数十万市民的积极参与。(6)私营服务。是指私人经营,纯靠收费以达收支平衡的福利服务,如私营安老院及托儿所等,政府立法进行监管。来源广泛的经费为香港社会福利制度运转提供了充足物质保障。

  当然,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并非是尽善尽美的,在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2002年的抽样电话调查中,有66%的被访者不满意政府在福利方面的施政表现,83%的被访者认为政府应该进行福利制度改革。总的来说,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也有其先天缺陷,政府缺乏对整体社会保障作全面的立法和长远的规划,比较注重于补救和预防性的保障项目,缺乏支援性和发展性保障项目。劳工的社会保障保险只散见于一些单项法规,社会保障项目繁多而保障水平较低,如老年津贴数额甚少,医疗设备及人员不足,公屋住户租金越来越重等。已有的法律,亦有不周之处,覆盖面未能达到全社会,不少人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保障服务。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中,多年来存在着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近年香港社会福利署对这种体制进行评估,在肯定其积极作用时,还认为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只着重于资源的投入,对服务产出的重视不够。此外,政府对服务机构干预过多,使服务机构存在缺乏自主权,管理成本增加,运转效率低等问题。针对如许缺陷,香港特区政府目前正致力于以减少政府干预,注重管理效率、强调服务效果,使福利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顺应社会福利服务需求为核心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请点击这里获取在线帮助,手机用户点击此处访问。免费咨询电话4000-151-808。(鑫泉留学网)

资讯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admin